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復胖不是你意志力不堅的錯



荷爾蒙或許得為減重失敗負責。
你可試著去問問周遭的人關於減肥這件事情,相信你會得到「十個人減肥有十一個復胖」的結果。
現在有一篇發表在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上的研究
這個新研究中有 50 位體重過重或是肥胖的人參與,他們進行了 10 週的低卡飲食減重計畫。研究者們分別在一開始、完成整個飲食計畫後以及在這之後 62 週後等三個時間點測量幾種與食慾控制的荷爾蒙。

他們發現荷爾蒙的變化混雜著飢餓程度與體重再增加的訊息。減重後一年,飢餓荷爾蒙(飢餓素, ghrelin)會增加,而其他的荷爾蒙如瘦體素(leptin)則降低,這些會變化的結果會促使體重增加。

荷爾蒙與吃

飢餓素(ghrelin)是一種告訴我們要吃東西的荷爾蒙。而瘦體素(leptin)則是告訴我們不要再吃的荷爾蒙。較多的飢餓素和較少的瘦體素的組合就會讓我們身體設定成一個「復胖狀態」。另外,像是 YY 胜肽與膽囊收縮素(cholecystokinin )這類荷爾蒙的分泌減少也會讓我們在減重後容易復胖。
站在一個比較革新的觀點來看,這些改變支持了當食物短缺時會阻止飢餓的論點。然而在有許多食物(高熱量)以及不是很需要活動的環境下,減重後復胖的機率會那麼高並不讓人意外。
研究者是澳洲墨爾本大學的 Joseph Proietto 博士:「研究發現解釋為什麼大多數人會覺得長期維持體重是相當困難的事情。它也可解釋為什麼到目前為止公共衛生針對肥胖預防所採取的措施都以失敗收場。」

那麼復胖是否是無法避免的宿命? 其實不盡然如此,Proietto 說:「但是已發表的證據顯示大多數人在減重後用五年恢復之前減掉的體重。」

目前已經有好幾種針對這些荷爾蒙變化的藥物進行研究。「直到我們擁有可長期安全使用的食慾抑制劑前,研究證實搭配行為療法對維持體重避免復胖會有較好的控制:常常量體重、吃早餐、每天至少運動一個小時、低脂飲食。」

關於本文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切洋蔥不流淚

沿洋葱的頂至根部切,避免切斷那些青色細絲(這些便是放催淚化合物的地方)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糖尿病神經痛、傷口與足部照護的重點


當一個人罹患糖尿病後,踢到腳趾頭就不僅只是踢到腳趾頭那麼簡單了。因為糖尿病影響全身上下每個地方,一個簡單的割傷或擦傷會需要更多的時間癒合,更可能轉變成嚴重的傷口感染,特別是足與腿部。
任何一個罹患糖尿病的人都可能會演變成足部潰瘍。這些開放的傷口通常發生在承受身體所有重量的腳底。若不好好的處理,它們可能會感染較深部的組織與骨頭,並導致組織壞死,甚至得進行切除手術。有糖尿病神經損傷的人稱為週邊神經病變,這很容易產生像是錘狀趾(Hammer Toes)、循環不良以及足部潰瘍的問題。
梅約診所(Mayo Clinic)足部醫學與血管傷口照護的疾病管理專家 Steven Kavros:「那些因糖尿病神經病變而發展成足部感覺減少的人,以及那些循環不良(尤其是動脈循環)的人是風險最高的一群。」
腿部與足部的神經損傷能讓你的腳無法感覺冷、熱與疼痛,也因為這樣當有個小水泡或是擦傷得時候,並無法第一時間察覺,讓傷口持續惡化。此外,糖尿病也會降低腿部的血流,而這會讓傷口癒合的變得困難。

其他會增加傷口併發症風險的因素有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引起的腎病或眼部疾病、體重過重、抽煙與飲酒等。
對糖尿病患的好消息是:管理好血糖、吃健康的飲食並規律運動有助於減緩糖尿病與神經損傷的發展,而這能幫助你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五個預防收口的足部照護重點

首先,最好的傷口照護就是避免傷口。Kavros:「萬一你真的有傷口了,就點麻煩了。預防照護的方式就是每天檢查腳是不是有紅、割傷或是瘀青。」
請將下列五個腳部照護的方法在日常的生活當中確實實踐:
每天檢查腳部狀況:小心觀察水泡、結痂、擦傷與割傷,尤其是腳趾頭之間的部位。如果因為關節炎、肥胖或視力的問題而無法好好的檢查,那麼試著利用鏡子來幫助進行這些例行的檢查。
每天為腳做特別的護理:每天用溫暖不會太燙的水來清洗腳。(可以先用手肘試試水溫。)洗完後要讓腳擦乾,特別注意腳趾之間,務必擦乾。
洗完腳後,以浮石輕輕地把雞眼與老繭磨掉。經常修剪腳趾甲使其符合指頭。
高血糖能會身體的水分流失,這可能導致肌膚乾裂。為了避免肌膚太過於乾燥,每天可以使用一點保溼的產品,不過記得別用在腳趾間隙的部位。 
挑對鞋子:打赤腳會增加足部受傷的機會,所以盡量穿拖鞋或是鞋子與襪子。而為了避免腳趾間的細菌與黴菌的感染,請遵循下列的要點:
  • 穿棉製的襪子或能很快排掉濕氣的材質。避免有縫線的,因為這可能會導致磨擦或發炎,也避免尼龍的材質,尼龍比較容易讓腳流汗,而且無法提供足夠的保護。另外,記得每天更換襪子。
  • 確定你的鞋子合腳。遠離尖頭鞋,這種鞋子會壓迫腳趾頭,而鞋子內也接合線的鞋子則容易刺激腳趾頭。Kavors 說:「買鞋子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別在早上買鞋,等到中午過後腳開始有些水腫再去買。這樣子就能買到比較合腳的鞋子。」
檢查腳部功能:Kavros:「至少讓每個患有第二型糖尿病讓足科醫生做初步的腳部檢查,評估他們的神經功能、循環與任何可能導致足部問題的腳部結構。」此外,足部專科醫生還能提供病患本身無法進行的足部照護。
在每次糖尿病回診的時候,記得請醫生也檢查「腳」。
運動,但記得別太激烈:飲食與運動是糖尿病照護的基石,保持血糖、膽固醇與三酸甘油油酯的水準。如果你擔心足部受傷的問題,那麼跟醫生討論哪些運動比較合適。游泳、騎腳踏車、瑜伽還有太極拳都是滿適合的運動。
 

如何照顧傷口

如果沒有因為糖尿病而導致的神經損傷與循環的問題,Kavros 建議以肥皂和水來清洗小的傷口或擦傷。並用紗布覆蓋,別用有黏性的繃帶。「如果在一兩天內患部的傷勢沒有改善,這時候請尋求專業的協助。」
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助理教授 Farhad Zangeneh 醫師說:「如果已經有神經病變或循環的問題,那麼即使是小傷口也請立刻去看醫生。傷口多小得注意?我有個病患穿了沒有經過纖維軟化處理的牛仔褲。這牛仔褲讓它肌膚感染,他因此住院一個禮拜。我寧願讓醫生看看傷口,即便這對那麼人來說是多麼的無關痛癢。特別是大的傷口,千萬別放著不管。」看醫生的時候記得提醒一下自己有糖尿病。
 


為何去看醫生很重要

Zangeneh 與 Kavros 都認為糖尿病患最容易犯的錯是讓傷口擺著不管,過了幾天甚至幾個禮拜都不去看醫生。Kavros 說:「有時候人們會試著自己在家護理他們腳上的水泡,這是相當不洽當的舉動。」有神經損傷或循環問題的人也許會發展成嚴重的肌膚感染,也就是一般所知的蜂窩組織炎,當演變成這樣的狀況時,就必須住院治療。
足部的照護不僅止是預防截肢而已。「當失去一條腿後,三年內再失去另外一條腿的機率是 50%。而且三年內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從 40% 提升到 50%。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避免截肢的發生,基本上我們也能讓人們活得久一點。」

文章來源:WebMD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慎買高熱量零食 3種熱量勁敵防肥胖



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秋天到了,面對逐漸長大的小肚子,總得想辦法解決,奼女有自己的減肥經,當然瘦的速度沒有那麼快,心急者可能要靠大量的運動健康減肥。本文介紹一些大家常買的零食所含的熱量,及可預防發胖的食物。
大家到超市買零食的時候,要注意一下食物上面的成分標籤的牌子,還會發現很多學問,減肥的秘訣也許就從這裡開始。

可讓人發胖的食物:

1、可樂:不同可樂熱量差很多

可樂勁爽的口感,而且裡面有咖啡因,基本上成為必備飲品,但可樂現在種類也多了,選哪一種,看看標籤牌就有很大的發現!同樣是可樂,竟然相差上百倍!

2、泡麵:油炸類泡麵熱量很高

晚上下班回來很累了,懶得做飯,就想到泡麵,但泡麵有油炸類食物,都被認為不健康,所以建議買非油炸的,對身體不僅更健康,而且熱量竟也差了很多哦!仔細看看成分標籤就可以看出來了。

3、薯片:薯片被列入禁食行列

薯片在減肥時期,都被列入禁食的東西。

4、餅乾:慎重選擇高熱量的食物

這麼高熱量的東西一定要慎重選擇哦!餅乾種類最多了,去了超市就是N多款,通常都覺得夾心餅乾的熱量最高,其實若再留意一下成分標籤,會發現熱量最高的竟然是普通的餅乾啊!而熱量低的就是全麥餅乾了,買麵包也是一樣,最好都挑選全麥的,多吃了也不用太擔心,但也不要總多吃。

可預防發胖的食物

1、維他命B可以預防肥胖

推薦食物:香蕉、動物肝臟、堅果、香菇等菌類食物。

作用原理:B族維生素是推動體內代謝,把糖、脂肪、蛋白質等轉化成熱量時不可缺少的物質。

推薦理由:維生素B族是促進新成代謝的好手,配合營養食物一起效果更佳。對於經常便秘、肚腩肥胖者效果非常顯著。

2、維他命C也可以燃消脂肪

推薦食物:櫻桃 、辣椒、橙子、草莓、獼猴桃等。

作用原理:VC能改善脂肪和類脂的代謝脂,血中的維他命C濃度越高,體脂肪通常越低。

推薦理由:VC對體內脂肪和類脂尤其是膽固醇的代謝相關,不僅能減肥還對健康有益。曾有案例,醫生就在給減肥病人的處方中多加1公克的維他命C,結果患者平均1個月多減1公斤。

3、酵素排毒一級棒

推薦食物:鳳梨、木瓜、玉米中都含有大量酵素。

作用原理:酵素是身體代謝重要的「酶」,通過主動補充消化酵素,可以有效降低食慾。 根據身體代謝規律,想消耗掉脂肪,除了挨餓,就只有補充代謝酵素。

推薦理由:少攝取食物是減肥見效的辦法,通過補充酵素可以降低食慾,但是又能達到飽腹感和補充身體營養,是健康的快速的減肥法。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為什麼會打呵欠?



打呵欠是有生理目的的舉動呢?還是一種單純的社交溝通動作呢?
(雖然最後的結論還是沒有定論,但還滿有趣的。)

所有的人類都會打呵欠,而大部分的脊椎動物也有這樣的動作,它確實有著相當實用的功能存在著。只是關於「打呵欠」還有一些問題困擾著科學家。

現在有個研究藉由一系列的實驗發現打呵欠的背後有著相當讓人驚訝的理由 ---冷卻大腦。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Andrew C. Gallup 博士:「我們已經收集老鼠、鸚鵡以及人類的資料。所有的資料都支持大腦冷卻的假設。」


大腦冷卻假說的概念:
  • 當你開始打呵欠時,用力張口能增加頸、臉與頭部的血流。
  • 打呵欠期間的深呼吸會迫使脊髓液與血液從腦往下流動。
  • 吸入口中的冷空氣讓往下流動的液體降溫。

Gallup 博士:「這樣的過程跟散熱器很像,冷卻來自腦部的血流,並將肺部與末端溫度較低的血液帶往腦部,因此能降低腦部的溫度。」
為了回答懷疑此假說的人們,Gallup 博士在醫學文線上詳細描述出該過程解剖學上的描述。
 

天氣冷的時候我們會比較常打呵欠

Gallup 博士的理論認為外界的空氣越冷對腦部冷卻的作用會比熱空氣好。當空氣是冷的時候,身體應該會因而更容易打呵欠,反之,當外頭很熱,就比較不會打呵欠了。

Gallup 博士的研究團隊分別在冬天(攝氏 25 度)與夏天(攝氏 37 度)進行試驗。
研究者們要求 80 位參與者看人們打呵欠的照片。接下來發生的就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看了其
他人打呵欠的照片後,看得人通常也會跟著打呵欠。

天冷的時候,看完照片後有 45% 的人打呵欠了。而在天氣熱的時候,則僅有 24% 的人打呵欠。此外,天冷時,在外頭待越久就越容易打呵欠,而天氣熱時,在外面待越久就越不會打呵欠。

這些結果與之前 Gallup 博士的研究團隊的研究結果類似,先前的研究證實鸚鵡在在越冷的環境越容易打呵欠。而這也在一個老鼠研究中看到相似的結果,打呵欠確實會讓老鼠腦部的溫度下降一點。
 

當我們打呵欠的時候,代表了什麼?

Gallup 說他的「打呵欠的腦部冷卻理論」是唯一能完全解釋實驗結果的論述。不過這並沒有辦法說服其他呵欠理論的人。

瑞士日內瓦大學(University of Geneva)Adrian G. Guggisberg 醫師同意 Gallup 博士提到的「室溫的變化能引起打呵欠」。但他對腦部冷卻理論抱持著審慎的態度,並對 Gallup 博士的研究提出了另外一種詮釋。

「高溫時打呵欠被抑制的事實是當我們需要它的時候它並不是那麼的精確。而且我們還有其他的方法能調控體溫,比如說流汗。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是為何我們還需要另外一種調控機制,而這種機制是真的需要它時,卻派不上用場。」

關於「打呵欠的理論」現在分有兩個陣營。像 Gallup 博士就是其中之一,這一派認為打呵欠一定得是生理因素造成,並有實質的生理作用。而另外一派則認為打呵欠是一種溝通的方式,能提供各種社交上的好處。

Guggisberg 醫師傾向支持打呵欠的社交理論。他認為打呵欠的生理作用實在是太小,並不足以用來支撐它在演化上的必要。而他覺得打呵欠的傳染作用可能是關鍵的線索。



Guggisberg 醫師:「越是容易被打呵欠感染的人,他們的社交地位與能力就會越好。在人類當中,打呵欠的社交作用相當明顯。它多半是下意識的行為。雖然還不清楚打呵欠溝通了什麼,但
很明顯地,這個動作傳遞了某些訊息並對腦部網絡與行為產生影響。」

不管是哪個種族,打呵欠都代表了睡眠與無聊的訊息。也就是說「打呵欠」發出來的訊息就是打呵欠的人正感到一些不愉快的經驗,不過並沒有立即性的威脅。

Guggisberg 醫師:「我們可能必須習慣『打呵欠的主要功能是社交而不是生理功能』這樣的概念。」

Gallup 博士認為不管打呵欠溝通了什麼訊息,但這太過於含糊與微妙並不能構成打呵欠在整個演化的歷史當中被保留下來的理由。

Gallup 說:「我並不會覺得打呵欠沒有任何社交功能,因為很明顯地它會傳染。但我們必須將它視為一種不能被控制的生理驅動過程。如果你在一場會議中打了呵欠,這不應該是一種不尊重或是無理的行為,因為它其實是無法控制的。」

參考:http://www.webmd.com/brain/news/20110923/why-we-yawn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香港台式飲品 珍珠奶茶含菌最多



近年大受歡迎的台式飲品,尤其各式珍珠奶茶原來是含菌量高的危險飲品。食物安全中心去年 7至 10月期間,抽查市面 198個非預先包裝飲品樣本,結果發現一個菠蘿賓治樣本含金黃葡萄球菌;另有 15個樣本的含菌量超高,達每克 10萬個以上。有專家指,抵抗力差人士飲用後隨時出現肚痛等腸胃不適。
針對近期非預先包裝的外賣飲品店日增,食安中心抽取多款產品,包括多款珍珠奶茶、凍紅豆奶茶、各款凍綠茶飲品等,進行需氧菌落計數、大腸桿菌、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沙門氏菌類及金黃葡萄球菌含量化驗,結果發現 16個樣本含菌量不滿意。


食安中心一度拒公佈店名
中心昨午(9-28-2011)公佈研究結果,但一度以樣本含菌量無超標為理由,拒絕公佈問題店舖名稱,經傳媒多翻查詢後,才在傍晚公佈店名,包括不同類型食肆如餐廳、咖啡店及茶店等(見表),仍無公開出售含金黃葡萄球菌菠蘿賓治的店舖名稱。

需氧菌落計數是指細菌數目,包括飲品中天然存在或受污染後產生的細菌,指數偏高顯示包裝飲品的地方,衞生環境欠佳。食安中心進一步分析 15個測試結果欠佳樣本,發現當中較多樣本含有奶類、紅豆和綠豆等配料,有機會是這些預製配料在開封或調製後,長時間儲存在室溫環境下,導致樣本的微生物數量增加;但強調不會對食用人士的健康構成潛在危害。


飲品含菌的部份店舖
店名/地區:西營盤心水小店
飲品:凍紅豆奶茶

店名/地區:西營盤阿佘台式湯麵
飲品:凍珍珠奶茶

店名/地區:九龍灣 Kenting Tea House
飲品:茉香珍珠奶茶

店名/地區:尖沙嘴鮮茶坊
飲品:凍黑糖珍珠奶茶

店名/地區:觀塘首茶
飲品:凍茉香珍珠奶茶

店名/地區:深水埗 MC Tea
飲品:紅荳奶茶

店名/地區:元朗河內越南餐廳
飲品:三色冰

店名/地區:大圍 La Kaffa
飲品:凍黑糖珍珠奶茶

店名/地區:馬鞍山喜越
飲品:凍綠豆奶茶

資料來源:食物安全中心
http://www.cfs.gov.hk/tc_chi/programme/programme_rafs/programme_rafs_fm_01_17_NPB.html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